办公室消防装修报警线路施工验收不通过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涉及线路材料、敷设、设备安装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,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:
线路材料方面
质量不达标:使用的电线电缆、线槽、线管等材料无质量合格证明文件,或实际检测发现其绝缘性能、机械强度等指标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,如电线线径不足、绝缘层厚度不够等。
规格不符:未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规格的线路材料,例如在需要使用耐火电缆的场所,使用了普通电缆,或者线槽、线管的尺寸过小,无法满足容纳电线电缆及散热要求。
线路敷设方面
安装不规范
线槽线管:线槽、线管安装不牢固,存在松动、变形现象,或固定点间距过大;线槽、线管连接不严密,有缝隙,可能导致电线电缆受损;线槽、线管的接地不可靠,接地电阻大于规定值。
电线电缆:电线电缆敷设时存在扭曲、打结现象,未在线槽、线管内敷设而直接外露,或者不同电压等级、不同用途的电线电缆未分开敷设且无隔板隔离,违反了相关规范。
保护措施不足:在穿越防火分区、楼板、墙体等位置时,未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措施,或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和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,一旦发生火灾,可能导致火势和烟雾通过线路通道蔓延。
预留长度不合理:在探测器、手动报警按钮、模块等设备处,电线电缆预留长度过短,不利于后续的接线和维修工作;或者预留长度过长,造成线路杂乱,影响美观和系统运行稳定性。
设备安装方面
位置错误
探测器:感烟、感温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,如距墙壁、梁边的水平距离小于 0.5m,或距空调送风口边缘的水平距离小于 1.5m,可能导致探测器误报或漏报。
手动报警按钮:手动报警按钮安装高度不在距地面 1.3-1.5m 的范围内,或安装位置不便于人员操作和触发。
安装不牢固:探测器、手动报警按钮、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安装不牢固,有松动现象,可能会因轻微震动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或误动作。
接线错误:设备的接线不正确,如正负极接反、信号线连接错误等,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与报警系统通信故障。
系统功能方面
报警功能异常:当模拟火灾信号时,探测器不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,或报警系统接收到报警信号后,不能准确显示报警部位,延迟时间超过规定的 30s。
联动功能故障:报警系统与消防广播、防火卷帘门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其他消防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不正常,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在火灾发生时实现设备的协同工作。
故障报警不灵敏:系统出现线路断路、短路、设备故障等问题时,不能在 100s 内发出故障报警信号,或无法准确显示故障部位。
备用电源问题:主电源断电后,备用电源不能自动投入使用,或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足 8h,无法满足系统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需求。